1.科學編制規劃。堅持“因人因戶”精準施策,根據立地條件,長短結合,選擇市場銷路好,經濟效益好的主導產業,對有勞戶產業擴面至2—3畝,弱勞戶增加短平快項目1—2畝,無勞戶采取“土地入股”方式新建長效產業園1畝以上,全家外出戶實行不低于1畝的產業托管。目前,已完成39個鄉鎮178個村產業補短規劃設計。2.強化培訓指導。各鄉鎮和村“兩委”要與幫扶單位通力協作,抓好產業補短示范點打造和業務培訓,組織駐村農技員、特聘土專家充分利用“農民夜校”“三同三進”等活動深入村組和田間地頭開展農業知識講解,開展“一對一”或“一對多”的結對農業服務。目前,已打造示范點6個,到戶開展技術指導740次。3.保障產銷服務。細化落實《三個百億產業獎補辦法》,對新植獼猴桃5畝以上的按600元/畝補助,種植丹參、黃精等的按200元/畝補助。同時,通過開辦電商、推進農特產品進機關等方式,全力拓寬銷售渠道。目前,已銷售糧油、蔬菜等農產品1500噸。